数字经济不仅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,也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。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共享出行、移动支付、外卖服务等,享受过其中便利的人想必都会会心一笑,而这些便利与快捷的背后是强大的计算力在支撑,也就是云计算。
云计算的重要性就如同“电”一般,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新一代信息基础建设的核心。过去耗电量被作为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,而今用云量多少也直接体现着地方数字经济的发展进度。
5月23日,腾讯研究院联合腾讯云在2018腾讯“云+未来”峰会上发布的《用云量与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18》显示,2017年下半年,我国的用云量总量较上半年环比增长66.5%,年化增长率133.1%;2018年Q1增速再攀新高,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了138.6%,国内的云计算服务正处于全面爆发增长期,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。
云计算正成为地方数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
从《用云量与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18》来看,用云量与数字经济规模呈正相关,用云量最高的三个地区分别为北京、广州和上海,合计占全国用云量总量的72.8%,三个一线城市的数字经济规模也最大。与此同时报告还指出,传统行业“用云量”增速最快的省份,数字经济规模增速也最快。
数字化变革席卷了各行各业,地方传统企业为了在信息化的智能时代中站稳脚跟,也都主动或被动地走上了数字化道路。但是,由于传统产业对一切信息化的东西缺乏敏感度,互联网技术基础薄弱,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陷入缺经验少人才、技术实力不足、无数据整合能力中的一个或多个困境。
郭德纲相声里有这么一句话“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”,要求传统企业一手抓业务一手抓数字化,他们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。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增长的幕后功臣,在不断与传统经济融合的过程中,为地方传统企业走出数字化困境贡献了不少汗水。
其一,传统企业在自主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个别要求量身定做的企业,对服务和技术提出高要求,在前期系统搭建和后期运维中更是要投入巨大成本。且不说多数地方企业的营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都有些捉襟见肘,数字化过程中盲目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也不见得能解决问题,甚至可能还会造成资源浪费,比如峰值过后会产生大量闲置资源。
但企业入云,可以像租用办公设备一样,通过“共享计算力”的方式将不擅长之事交给擅长之人,不仅大幅降低了服务器搭建成本,同时还能满足弹性计算需求,保证不同流量下的服务质量,有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。
更重要的是,腾讯云等巨头在大量客户的积累基础上,云计算的边际成本也在不断下降,并逐渐趋近于0,能为传统企业提供低成本又能多方位满足企业需求的云服务方案。
其二,数字经济时代,需要加工的正是长久以来沉淀的数据,但传统企业存在信息化程度不一致,以及有大量数据积累却不知如何使用,无法让数据产生更大价值的问题。
不说行业,很多企业各部门间采用的系统各自独立,数据之间互不相容也是常见现象,想要整合这些高度复杂的数据也只能交给更复杂的计算工具,即云计算。只有当云服务商把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数据汇集、整理之后,才有可能利用这些历史数据预测行业趋势,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,从而提升生产效率。
其三,地方传统企业由于缺技术少人才,不仅无力整合数据,数字化后大多也没有能力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的稳定性,安全指数低的服务器往往会沦为黑客试手的玩具。
但腾讯云这样的云服务巨头就不同了,本身有多年的经验积累,每天服务亿级用户,在数据承载力和稳定性上都经历过极端场景的考验,更有能力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比如,2017年英雄联盟S7全球总决赛,直播观众超过1亿,宽带突发承载超过30T,腾讯云仍然确保了峰值流量承载。
由此可见,云计算对传统产业来说是高效、低成本、安全稳定、能促进数据流动的最佳数字化方案。对于经济增长依赖政务和传统产业的三四线城市来说,云计算更是新的增长引擎,海南、陕西、河北等省份均已积极拥抱互联网,当需求增加,云服务商们也开始思考如何升级云服务能力。
腾讯“超级大脑”面世,加速地方经济数字化转型
云计算与传统经济融合,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,而腾讯云也在尝试将AI、大数据与云计算融合,让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能够进一步延伸。“云+未来”峰会上发布的“超级大脑”,通过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,将更高效的解决传统产业在数字化过程面临的技术门槛高、人才紧缺、投入成本大等挑战。
纵向整合:数字经济时代是数字化,更是智能化的,不仅是互联网行业,传统产业对智能商业同样有追求,比如智慧零售、智能风投等。这些需求并不孤立,每个垂直行业中的企业对存在一定共性,并在同一场景提出标准化解决方案将有利于加快数字化进程,解决投入成本高问题。
腾讯云将前沿技术与垂直行业场景相结合,目前已落地了城市、工业、零售、医疗和金融五大行业大脑,通过智能矩阵,让人工智能在多种场景中落地,为垂直行业提供精准化、标准化的解决方案。
本文主要内容引自 商洛在线
323 thoughts on “增长引擎还是发展噱头,科学衡量云计算的贡献到底有多大”